特殊时期,教师变主播,学生变粉丝。星火燎原,推动教育信息化。这是一次应急教学,更是一种推动。直播教学促进了学校以及师生迈向信息化、多元化的进程。为此,国际商务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于4月6日下午2:30在钉钉平台召开了一场主题为“疫情下线上教学经验的分享与探讨”的交流会。
一个“叮咛”
首先,主持人肖可老师从上课时间、着装要求、课堂内容、课程进度以及授课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她指出,线上上课之前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提早进入线上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需体现签到、提问 、随堂测试等互动环节,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个“分享”
交流会上,教师们各抒己见,大家受益匪浅。
徐晴老师在线分享了一个互动游戏:课堂活动加分或惩罚。这个课堂游戏既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引导学生重视线上课堂表现成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王玲老师从教学平台选择出发,通过课前要求学生拍照体现上课准备状态、课中以“正”字记录学生互动次数、课后评选“最美笔记”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
刘亮老师选择从学习通课程进入腾讯会议,通过手机投屏方便查看学生学习状态,也易于实现生生互评,同时后台数据留痕丰富,方便后期查课。
王宇老师则表示在线上教学中,涉及提问环节时,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可以第一视角查看学生上课状态,同时课后也会在作业布置中抽查学生笔记以检验学生听课效果。
“两个反思”
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通过教师们的经验分享,肖可老师指出了两个方面以更好地总结反思接下来的线上课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应有着新的态度去面对并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先进技能。
事以微巧成、以拙疏败。疫情把网络化教学推到了我们面前,作为教师应有效使用网络,以教师的担当鼓舞学生特殊时期学习的热忱,以教师的责任完成新的授课形式的转变。(公共英语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