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国贸教研室召开了主题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线上专题教学研讨会。会上,两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跨境电商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的负责人郑辉英、刘土英老师介绍了各自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经验和做法。她们认为,构建课程思政内容,需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特点,分年级、分阶段、分过程贯通落实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实现思政要素与技能要素在目标制定、模块确立、课堂讲授、项目实施等方面交汇融合,构建出独具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
针对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如何挖掘,不少老师感觉视野不宽的问题,谢兴伟老师分享了他从学习强国挖掘思政元素的经验。学习强国APP是个巨量的学习资源库,从那里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一带一路”等大家熟悉的思政点,还有诸如丝路精神、“中国制造2025”、中国经济新常态、绿色发展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产权保护等众多思政元素可供挖掘,完全可以避免在不同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知识技能上重复引入同一思政元素的尴尬局面。
刘璇老师从本土文化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思考,她从景德镇瓷文化、江西茶文化、樟树中药产业、赣欧班列与“一带一路”等本土故事与江西亮点,强调了立足本地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此外,饶玲、曹珊珊、代丽华等老师都从各自的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思政领域颇具新意的做法。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研讨,老师们对于以往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的痛点有了新的理解,交流了经验,开拓了思路。(国际贸易教研室 供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