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动态

新闻中心

电气工程教研室开展教师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4月8日电气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了教师听课、评课活动。本次活动听取了何芝兰老师《自动识别技术》课程。该课程是人工智能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涵盖了自动识别技术的基础知识、自动识别技术的种类及特点、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三大方面,是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理论、自动识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设计方法,以及各种识别技术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和最新进展的一门重要课程。



《自动识别技术》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前景、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对象与特点,以及应用领域。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RFID射频识别工作原理及其关键设备。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应用。了解条码的识读、符号的生成和检测设备的原理与系统应用的基本要求。同时了解射频识别技术、涉及的协议、实现的标准、应用系统等内容。课堂上,何老师带领同学们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门禁卡、公交卡等应用进行课程的引入,然后非常详细地介绍了RFID Tag 和RFID chip的组成,接着从实际应用案例与学生不断互动提问引导出电子标签设计的要求,巧妙地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何老师上课内容熟练,案例紧贴实际应用,学思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高。

课后,老师们在肯定何老师授课方法和课堂组织的同时,也给予了意见与建议。通过本次的听课、评课活动,促进了教研室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老师们认为工科的课程,即便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能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与互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边学边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同时也为后期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比赛打下基础。(电气工程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