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于4月16日在五教504会议室开展教研活动,主要围绕课程诊改、竞赛备赛、科研申报及就业服务等工作开展,重点对2023-2024学年教学质量诊改工作进行总结与部署。
一、课程诊改:精准对标,优化教学
教研室以教学质量平台诊改数据为依据,组织各课程负责人撰写课程自诊报告。会上,教研室主任杨巧展示了张雪丽老师《电子商务美工设计》课程的“2023-2024学年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详细展示了自诊报告的撰写要点。报告从“本学年课程建设目标任务”“本学年课程诊断数据分析”“课程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课程自我诊断”“改进措施”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同时细化任务清单,明确建设目标。
杨巧主任强调,诊改工作须紧扣“目标锚定-问题溯源-精准改进”的闭环逻辑,要求教师基于平台数据画像,聚焦课程团队结构失衡、课程标准输出不足、课赛证融通薄弱等共性短板,制定可量化考核的改进方案。
二、竞赛与科研:以赛促学,研教融合
为备战2025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研室组建教师指导团队,结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变化分赛项开展专项训练。同时,组织课程负责人完成学院的“技能之星”竞赛方案的修订,参考省赛、世赛的要求,构建“素养导向、岗赛对接”的评价体系。科研方面,教研室部署了2025年横向课题及纵向课题的申报工作,鼓励教师围绕专业改革方向组建团队,并筹备与企业项目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三、就业服务:访企拓岗,助力实习
实施毕业生实习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未达标学生跟踪辅导+指导教师进度督导”双轨机制。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通过“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新增合作企业5家,开发涵盖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实习就业岗位20余个,构建实习就业一体化服务体系。
本次教研活动以教学质量诊改为枢纽,通过建立“目标管理—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系统推进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通过构建“竞赛培优、科研反哺、就业护航”三位一体协同体系,有效促进教研成果向育人实效转化,为打造“岗课赛证”融通的高水平专业群奠定坚实基础。教研室将持续完善“诊改—优化—提升”的螺旋式质量改进模式,赋能数字经济时代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