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续聘了两位老师。王浏洋老师担任了23级广告艺术设计1-1班的《视频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夏薇老师担任的是22级广告艺术设计1-1班的《VI设计》课程。
在王浏洋老师的《视频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王老师采用了理论课堂与户外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在教学内容上,本次课程围绕《短视频广告创意与镜头语言运用》主题展开,分为理论讲解与户外实践拍摄两部分:
理论课堂中,王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如品牌广告片、短视频平台热点案例),讲解分镜脚本设计、镜头语言(景别、角度、运动)与剪辑节奏的关系,并结合行业标准强调创意表达与用户需求的结合。王老师结合自身广告行业从业经历,引入真实项目流程(如客户需求分析-提案-执行),课堂案例覆盖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热点内容,贴合学生兴 趣与就业需求。 在户外实践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完成主题为"校园文化宣传"的短视频拍摄任务,王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实时解决构图、设备操作(如稳定器使用)及现场调度问题。在校园文化主题拍摄中引导学生挖掘校史、工匠精神等正能量素材,体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理念。
根据这两节课的授课情况,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理念,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高度接轨,课堂组织严谨有序,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到双重提升。
在夏薇老师的《VI设计》课程中,该课程围绕《VI基础系统设计——标志与标准字规范》主题展开,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进行设计。在理论授课的部分,夏老师通过结合“星巴克”“小米”等品牌VI案例,讲解标志设计的三大原则(识别性、延展性、文化性)及标准字的字体、比例、间距规范; 结合《品牌视觉设计国家标准》,解析VI手册中标志网格制图、最小应用尺寸等技术要求。夏老师以自身参与过的餐饮品牌VI项目为模板,拆解设计提案、客户沟通、修改迭代全流程,帮助学生理解职场真实场景; 实训环节中设置“甲方反馈”环节(由教师扮演客户),要求学生根据反馈调整方案,培养职业应变能力。(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