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动态

新闻中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举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讨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在教务处何丽娜副处长的积极推动下,2025 年 4 月 23 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联合专业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成功召开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 “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 —— 构建协同育人创新路径”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双向赋能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致力于推进 “大思政课” 体系建设。教务处何丽娜副处长亲临研讨会现场并给予悉心指导。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小婕发表致辞,她着重阐述了协同育人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意义,深刻阐明其在学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为研讨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高远的立意。随后,举行了新聘任兼职思政课教师的聘书颁发仪式。王小婕副院长郑重宣读聘任名单在政策研读环节,邹海林老师带领全体参会人员集体学习《全面推进 “大思政课” 建设的工作方案》,深入解析了 “实践育人”“大师资体系” 等政策要点,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指引和理论支撑。艺术传媒与计算机学院的陈凡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宝贵的课程建设经验,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做法,引发了与会者关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相促的热烈讨论。专题研讨阶段,全体教师围绕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跨学科课题联合申报经验等前沿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为今后跨学科协同育人打开了新局面。


最后,教务处何丽娜副处长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研讨会成果,提出前瞻性指导意见,从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发展支持、教学管理优化、实施保障等多方面系统规划改革路径。她强调教学质量提升要基层导向,鼓励教师调研学情,优化设计,强化课程融合,建设交叉型、数字化智慧课程等;教师发展支持体系要建工作量认定制,组织研讨示范课;教学管理优化要考核改革,推 “科研 + 竞赛 + 课题” 模式;实施保障要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强化推广优秀案例。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学校内涵式发展意义深远。它构建起 “教学创新 — 教师成长 — 管理优化” 三维改革框架,既助力课堂质量提升,又着眼师资培养机制完善,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清晰行动路线图,推动学校稳步前行,培育德才兼备人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供稿